close

  王亞民、阿甲、劉東、劉華傑、李靜、解璽璋、王奇生、吳思八位評委共論夏季好書。《洛書河圖》
  作者:阿城
  版本:中華書局
  2014年4月《沈從文的後半生:
  1948-1988》
  作者:張新穎
  版本: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
  2014年6月
  夏日已逝,閱讀卻不會停止。本周一,書評周刊發佈了包含37本候選圖書的夏季好書書單,8月27日午後,書評周刊同仁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八位評委齊聚言幾又書店,在此基礎上最終選出20本夏季好書。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,既有思想碰撞,又有積極建言,偶爾摻雜著失望、吐槽和疑慮,飽含對好書的贊美與珍惜。
  好書評選增列“國故”與“新知”
  今年夏天,“自然文學”的概念突然興起,不但帶動了一波好書出版的熱潮,更體現了當下社會對自然主題的關註。為此,本次書選特別增加了“新知”類目,體現這一閱讀潮流的變遷,並特邀博物學家劉華傑擔任評委。而與“新知”相對,傳統文化題材的熱度經年不減,本次書選邀請清華國學院副院長、學者劉東對這類圖書進行點評,最終呈現為“國故”這一熱門類別。再談及這兩個新增書選類目時,劉華傑以剛剛結束的上海書展為例,介紹了新知博物類圖書蓬勃出版的現狀,並強調“越來越多的人關註自然,需求太大啦”。而劉東則在對“國故”類目進行點評時,期望能釐清這一層面的評價標準,這一領域既有大量的大眾閱讀類普及讀物,也經常有重要的學術著作出版,“兩者的標準是完全不同的”。
  歷史著作《葉》最被關註
  好書評選以文學、社科、歷史、藝術、新知、國故、經濟、兒童等不同學科邀請學者進行評價,但現場評委們卻在“本職工作”之外,更多表達了對其他各類圖書的興趣,充分體現了閱讀的多樣性。例如學者吳思主要談社科類的圖書,但發言時,他聊起了歷史類圖書,且對周錫瑞著《葉: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》贊譽有加。“研究一個家族,用非常客觀的方式寫下來,這是不多見的。”吳思說。在他看來,從一個家族的角度來寫中國的近代史、現代史、當代史,“有獨創性”。談到對好書的評選標準,吳思表示,看重“一本書跟我們讀者的關係,最密切、最近,在讀者閱讀興趣結構中分量比較重,是核心性的”。
  除了吳思,文學評論家解璽璋也推舉《葉》,“你要瞭解民國的情況,生活的細節、感受,這是非常好的一本書。”歷史學者王奇生則認為《葉》“有故事可講”。
  除了《葉》,張新穎的《沈從文的後半生:1948-1988》、李潔非的《天崩地解——黃宗羲傳》等書也享受到了多位評委推介的“待遇”。
  有共識也有爭議
  雖然書評周刊提供的候選書目已經是精選之後的結果,但在討論現場,評委之間仍然少不了各種爭議。比如一本書的客觀性與作者主觀介入之間的矛盾,在其他類別的圖書里,可能不太明顯,但在歷史類圖書中,這個矛盾就十分突出。學者王奇生以受到好評的《沈從文的後半生:1948-1988》一書為例:“我從閱讀、從書的角度來講,這本書非常可讀,但是我擔心這本書作者的介入是不是太過於主觀和強烈?”王奇生對這本書表示期待的同時,也把它與《陳寅恪的最後20年》類比,“這本書要從閱讀快感來講,寫得非常精彩,但是我作為一個歷史專業學者來講,對它有一點點不是很滿意的地方,就是它過於煽情,太過於投入。”
  《洛書河圖》 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
  《洛書河圖》穿越了繁密的可視圖像,查訪在歷史長河中“丟失”已久的洛書河圖的秘密。作者猶如一個敏銳老練的歷史偵探,從看似無關的圖形之間發現其共同的特征,打探到洛書河圖的最終去向——它們原本沒有消失,而是始終附著在各時代的器物中——從出土陶器、玉器、青銅器、漆器,一直延伸到苗族服飾繡片圖案,融入我們的血液和生命,在歷史中從未斷。
  在紛繁的圖案中,作者敏銳地發現了天象崇拜對文明造型所起到的作用,提煉出天極這一命題,認為青銅器之所以模擬天象星宿,核心即在於崇拜天極,也就是北極星和北極神。作者通過對天極神造型演變的追蹤,發現了一條探尋中華文明源流的全新路徑。由這一命題進入《論語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等先秦經典,許多問題會豁然開朗。比如作者提到,《老子》所講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”,一就是天極,是北極星,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,北極星是天上唯一不轉的星,其他的星,包括太陽、月亮,都在轉。天極生了天,也就是一;天生了地,也就是二;地生了氣息、萬物,也就是三。天極是世界的根本動力,當然也是我們文明的根本動力——在本書的最後,作者對這種文明造型的成因進行了大膽的猜測,誠如作者所說,猜測是一件危險的事,但本書的猜測,對每一個關心我們文明起源的人都不無裨益。
  在那些冷峻的文字背後,顯示出作者奇瑰的想象力、豐沛的歷史激情,這使他的目光能夠超越某件具體的文物,擁有了更廣大的縱深感,同時又從來沒有離開過某一件具體的文物。比如他對天極的所有推論,原發於良渚文化的一件玉琮上,並最終都收束在這件文物上。本書的許多論點都超出我們的想象,但它不是異想天開,它以層層遞進的精密推理,實現了“大膽假設”、“小心求證”這一實證的方法。
  (王亞民)
  時代凶猛求同但終將逝去
  《沈從文的後半生:1948-1988》作者張新穎是位著名的文學批評家,但在此書中,他選擇了讓批評盡可能地沉默,而讓傳主儘量多地發聲——通過其文字和人生呈現自身。於是我們看到了1949年之後活生生的沈從文——這個懷著一腔文藝復興之夢的痴人、祈望“用美育重造政治”的赤子,在新時代到來之際精神危機、掙扎崩潰與自我修複的心碎歷程。我們能看到他敏銳痛楚的精神預感,緊張孤寂的自我對話,放棄文學的無奈決絕,投身文物研究而力爭成為“有用之人”的自贖自救,以及在這持續半生的“自救”過程中,對一個熱氣騰騰而又凄涼荒蕪的時代無法自欺的洞見。實際上,此書勾勒的是靈魂與時代之殤——一個對人類懷抱慈柔之愛的靈魂,殤於一個靈光消失的時代。此書亦揭示了一個人與時代的關係——時代凶猛求同但終將逝去,而那個對它奉獻全部善意但終究不蒙接納的先知,卻傷痕纍纍地站立在永恆之中。全書史料翔實,行文節制,顯示出一個穿透歷史的文學人對其研究對象的深情體貼與卓異理解,以及一個知識分子對精神、自由、個性與文化之中國命運的深重關切。
  (李靜)
  《新京報》夏季好書20本書單
  《萬獸之靈》
  《洛書河圖》
  《黃宗羲》
  《道濟群生錄》
  《沈從文的後半生:1948-1988》
  《雪隱鷺鷥》
  《架起兒童圖書的橋梁》
  《葉》
  《解放國企:民營化的邏輯與改革路徑》
  《獨裁者手冊》
  《給孩子的詩》
  《杜甫全集校註》
  《顧隨全集》
  《狄金森全集》
  《找尋真實的蔣介石3》
  《居住的政治》
  《被選中的:哈佛、耶魯和普林斯頓的入學標準秘史》
  《慶祝無意義》
  《我是你的男人》
  《一平方英寸的寂靜》
  □新京報記者 吳亞順  (原標題:回眸夏季好書,珍惜讀書之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p35hprc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