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反映該校MBA(工商管理碩士)學費增降幅度達數萬元,沒有統一的定價方式,損害了學生受公平教育的權利。今年7月底,北交大經管學院院長張秋生回覆2013級學生稱,MBA教育是一種商品,價格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。(10月5日《新京報》)
  MBA非義務教育,採取市場化定價方式,合理配置相應的師資、教學場地及設備,應該是說得通的,因而,不同的學校在不同的時間段里對MBA標出不同的價格,也無可非議。覺得價格昂貴可以選擇價格便宜的。從新聞上看,北京地區多所高校給出的MBA學費是不同的,從5萬到40萬不等。可以說,價格的差異也顯現了MBA教育已經市場化的現實。既然已經市場化了,那麼價格就允許有升降的空間,升、降的幅度也無一定之規,只要一個願買,一個願賣,你漫天要價,我就地還錢,平等交換,公平自願,無所謂損害了哪一方的權利。
  當然,上述這一番闡述是有前提條件的,就是平等交換,公平自願,否則,就屬強制消費,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。
  那麼,高校MBA教育是平等交換,自願選擇的嗎?這裡要將目前的MBA教育做個分類,一類是全國統考的MBA教育,一類是不需要參加統考的MBA教育,後者也稱為EMBA,說的直白點,有錢就可以讀。新京報報道所指應該是統考的MBA教育。筆者的看法是:統考的MBA教育不是平等交換。
  按照普通商品的交易順序,買方存在一個市場詢價及比較質量的過程,通過這個過程,買家依據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是否購買和購買何種商品的決策。在交易市場中,一般情況是買家占據主動,能否成交買家說了算。當然,唯一例外的情況是壟斷。無論是完全壟斷還是寡頭壟斷,交易能否達成,說了算的不是買家,是賣家。MBA教育是壟斷嗎?似乎不是。價格的顯著差異說明這一市場還未出現“賣家共謀”。那麼,筆者為什麼會說統考的MBA教育不是平等交換呢?
  MBA教育雖然從整個市場結構上看不屬於完全壟斷或寡頭壟斷,但從目前現有的交易流程來看,強制消費也是的確存在的。統考MBA作為在職碩士教育的一種,仍然採用與普通碩士一樣的報名考試錄取流程:首先是選定某一學校,然後是複習、考試,等分數合格,才是面試及繳費入學。也就是說,購買某一學校MBA商品的買家,只有在經歷了複習備考等許多投入而且是過了分數線後,才能夠獲取商品的價格信息,而此時,買家已沒有了再次選擇學校的可能,他所能作的選擇只有:要麼買,要麼放棄。試想,買家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好不容易獲得被錄取的機會,誰會輕易放棄呢?
  這種交易方式,這種交易流程,經濟學里也有一個專業術語予以說明:資產專用性。即買家的所有準備工作都是只針對某一品牌商品,花了大量的成本,包括機會成本,因此,對此商品價格的承受力就無奈地變強,就不得已地失去了價格彈性。這就成了強制消費,所謂買也得買,不該買必須得買。這樣的消費模式,當前國內有很多,比如中國鋼鐵業雖然具有世界最大的產能,最大的鐵礦石需求,卻無力左右鐵礦石的價格,其根源就在於中國巨量的鋼鐵業投資所形成的資產專用性:你不買鐵礦石,你的投資收不回,買是虧,不買虧得更厲害。一旦買家是不得已要買,那麼,價格當然由賣方說了算。而這,顯然損害了買方的權利。
  因此,要想讓統考MBA教育真正地成為一件商品,市場的選擇屬於平等自願,提供該商品的學校可以自由地選擇高溢價或折價,且沒有道德風險不傷害買家的權利,買家的購買行為不是被強制消費,這需要改變的是報名考試錄取流程。既然是統一考試,就完全可以在考試結束後再報名,且價格要預先予以公示,讓考生自由選擇。如此,則學校變動學費就自然而然不會受人詰問,正如目前的EMBA教育一樣。
  再往深里說,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,價格的公平確定至關重要,而價格得以公平確定的關鍵,則是買賣雙方無強制的選擇,任何一方失去了自由選擇,都不可能確定公平的價格。
  文/賀昊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高校MBA學費是否可以隨意變動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p35hprc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